一、实验室安全预防措施
定期检查防火设施,保证设施和完好率达到100%。实验室通道不堆放物品,保证畅通。易燃易爆的危险实验用品,有专门的存放室,由专人负责保管,发现遗失或被盗,立即报告。定期开展自查,及时发现安全隐患,发出预警通报,防范于未然,要求所有参与实验室教学和科研的教师、学生以及工作人员共同做好以下几点:
1.学生实验时,知道指导教师应向学生宣讲实验室安全守则,宣传安全知识包括所在实验楼的消防设施、灭火器的使用疏散通道等。
2.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,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;烘箱、电炉、搅拌器、电加热器等原则上不准过夜使用。确实需要过夜使用的需经实验指导老师同意,并有专人值班。使用明火、电炉加热时,使用人员不能离开,离开时应委托其他人照看或关闭明火,切断电源。使用高温高压灭菌锅,必须全程有人在场,使用过程如果发现仪器出现异常情况,立即切断电源,及时与管理员联系。
3.使用电器时,严格按照安全用电规定,不能擅自拉接电线,不能随意加大保险丝,不使用不合格的电气设施(如开关、插座插头、接线板等)
4.严禁在实验室内和危险区吸烟。
5.实验前应了解仪器的性能和药品的性质以及该实验的安全事项,并严格遵守实验室守则,还要学会一般的救护措施。
6.实验完毕离开时,必须检查水、电、门窗等是否关闭或切断,确认所有的因素都在安全状态时才能离开。
7.禁止学生在实验室吃东西。
8.实验过程中使用到的微生物菌种及动物尸体,使用完后需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后方可带出倒入垃圾桶内。
二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
由于生物专业实验室主要有酒精、有机溶剂、有毒药品、强腐蚀硫酸、盐酸等,以及大量的实验室常用药品和实验室内常用的380V、220V交流电仪器设备。对于小的实验室安全事故,实验室应该配备急救药箱进行紧急处理。假如万一发生意想不到的大的突发安全事故时,现场工作人员及第一责任人应迅速组织、指挥,及时有序地疏散学生,对现场已伤人员做好自助自救、保护现场、切断事故源,尽量阻止事态蔓延,保护学校财产。同时及时准确向学校、保卫处等职能部门和消防部门报告。
生物专业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具体内容如下:
1.割伤、咬伤、抓伤:用水洗净伤口,以医用双氧水消毒,并涂以碘酒或红汞药水,然后用纱布包扎或敷上创可贴药膏,避免伤口因接触化学药品引起中毒。若情况严重,先涂红药水,撒上磺胺消炎粉。大伤口则应先按紧主血管防止大量出血,急送医院治疗。
2.烫伤和烧伤处理:可在伤处涂上75%酒精润湿后,涂蓝油烃烫伤药;如果伤面较大,深度达真皮,应小心用75%酒精润湿并涂上烫伤药膏,送往医院治疗。
3.化学灼伤处理:如果被浓酸灼伤,切忌立即用水冲洗,应先用棉布吸取浓硫酸,再用水冲洗,接着用3%~5%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。最后再用水清洗。必要时涂上甘油,若有水泡,应涂上龙胆紫。如果被碱灼伤,应先用水冲洗,然后用2%硼酸或2%醋酸冲洗。如果眼睛被酸或碱灼伤,先用水冲洗,再用3%~5%的碳酸氢钠溶液或2%硼酸清洗并送医院治疗。
4.化学药品(气、液、固体)引发的中毒:事故发生后,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嘴、鼻,将中毒者从中毒现场转移至通风清洁处,采用人工呼吸、催吐等急救方法帮助中毒者清除体内毒物,送医务人员治疗。也可通过排风,用水稀释等手段减轻或消除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,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,保护好现场。
5.化学危险气体爆炸:事故发生时,应马上切断现场电源、关闭气源阀门,立即将人员疏散和将其他易爆物品迅速转移,用室内配备的灭火器扑火,同时拨打火警电话119。
6.有机物或能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化学药品着火:应用灭火器或沙子扑灭,不得随意用水灭火,以免因扑救不当造成更大损害。常用的灭火器及其适用范围如下:
(1)二氧化碳灭火器:适用于电器起火;
(2)干粉灭火器:用于扑灭可燃性气体,油类,电器设备,文件资料等初起火灾;
(3)1211灭火器:适用于扑救易燃、可燃液体、气体、金属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;扑救精密仪器、仪表、贵重的物资、珍贵文物、图书档案等初起火灾;扑救飞机、船舶、车辆、油库、宾馆等场所固体物质的表面初起火灾;
(4)泡沫式灭火器:适用于油类和一般火灾。
7.用电仪器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着火:应立即切断现场电源,将人员疏散,并组织人员用灭火器进行灭火。
8.仓库或实验室发生被盗、失窃等:事故发生后,立即向保卫处报告,并保护好事故现场,协助公安机关破案。
9.突发性不可抗拒的雷电、水灾、地震、房屋垮塌等自然灾害:事故发生后,应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,马上组织疏散、抢救现场工作人员或进行人员自助自救,以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,作好善后工作。
2020年12月24日
Copyright(C) 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闽ICP备05020843号 地址:福建泉州南安康美开发区康元路8号 邮编:362332 Email:lgxx@mnkjxy.com.cn 联系电话:0595-26995553